2025 鄞州中学哲学社招新
我社于今年 7 月 27 日刚刚成立,目前已有十位新生通过面试;往届在校生也有七位;还有七位已经毕业的人文社科专业或是对相关方面感兴趣的的学长在社团群聊内。为了避免一部分同学因本人招新时的疏漏从而错过自身感兴趣的社团,同时也为了邀请一些(新)高二的同学们,特在此发布我社招新的相关资料。其中包括最重要的海报、可选的笔试题目与可参考的本人所作的文章。另外,我社已大致安排了下几次例会的内容,主要是某同学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课程讲解。
以下是补充说明:我社同样欢迎其他对人文社科感兴趣的同学(因为历史、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对哲学起着基础性作用),当然,前提是不能对哲学没兴趣;此外,面试的题⽬难度相对笔试更低,因为其额外考察了即时反应与语言组织能力。
最后,参考文章在这里:《论爱欲解放论在指导婚姻制度变革及个人生活中的作用》与《巴迪欧与 Gemini》。
笔试题目(三选一)
规则与自由:一条「好的规则」会让人更自由吗?
对象选择:选一条具体校园规则(手机、着装、迟到、座位、监控等)。
写作框架:
1.界定:「规则」「自由」各指什么(可拆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2.制度目的与假设:这条规则声称要达成什么?隐含了哪些前提?
3.可观察后果:列出正、负面影响(含非预期后果);
4.双方对立面:分别为支持、反对方写出最强理由;
5.判准与条件:在何种条件下它提升了自由?何种条件下限制了自由(给出可检验的指标);
6.改进方案:范围、比例、申诉通道、信息透明度、豁免条件等;
7.理论锚点:自选,最好有一些。
AI 与知识:用 AI 写作是否削弱学术诚实与个人能力?
写作框架:
1.界定:什么是「学术诚实」「个人能力」「辅助使用」「代替写作」;
2.风险与收益:效率、可及性、原理、偏见、幻觉、依赖、溯源等;
3.情境分层:课堂练习、家庭作业、公开发表/竞赛——允许程度各异;
4.双方对立面:促进能力、公平 VS 侵蚀能力、结果失真;
5.边界与标准:可接受、不可接受的边界(标注、引用、过程记录等);
6.可执行规范:提交「思路草图」「提示词」「修改痕迹」、口头抽检、随机复述;
7.理论锚点:自选,最好有一些。
你对哲学的看法是什么?哲学对你意味着什么?
「功能价值」「理论方法」「学科边界」「实践情景」「具体案例」「未来前景」框架写作或直接个人「心路历程」皆可。